膏滋又称煎膏剂,为我国习用的一类膏状口服剂型。它以滋补为主,兼有缓慢的调理作用,且因含有蔗糖,蜂蜜而味美可口,为病者所乐用。
 
  膏者"泽"也,在《正韵》、《博雅》上解释为"润泽"。近代名医秦伯未在《膏方大全》中指出:"膏方者,盖煎熬汁成脂液,而所以营养五脏六腑之枯燥虚弱者也,故俗称膏滋。"《素问》中有文武膏(桑葚膏)养血;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有参术膏益元气;《景岳全书》中有两仪膏(党参、熟地)补气血;《沈氏尊生》一书中龟鹿二仙膏(由龟板、鹿角、杞子、人参组成)益气养血,填精补髓。膏方已经有很悠久的历史。早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的《五十二病方》中即有膏方应用的记载。《黄帝内经》中也有关于膏剂的制作和临床应用的论述。在两千年前,医家已经用动物油脂、白酒等,涂在皮肤上,用以医调理疾病。
 
  《后汉书方术传》有著名外科医学家华佗用神膏外敷的记载。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的《伤寒杂病论》载有不少膏方的制法与用途,《金匮﹒腹满寒疝宿食病》中的大乌头煎是膏方内服的最早记录。及至晋代,《肘后百一方》有'莽草膏'及'裴氏五毒神膏'的记载。此时,膏方的运用,已由皮肤外敷,逐步发展到五官科外塞和内服并用以调理疾病。
 
  李老师介绍说,中医自古就有“一膏百草,八参九灵”!好的膏方,胜得过八颗人参,九根灵芝。这个“膏”,可不是我们在超市店买的阿胶糕、固元膏。传统膏方工艺复杂,在制作上讲究6方面:方、、水、蜜、器、火,每一个步骤都极其讲究,都有独特的传统工艺绝技。
 
  就拿“器”来说,绝对不能用铁锅,有“十味九怕铁”之说,必须用砂锅或是铜锅,李老四十年坚持用纯正的紫铜锅来熬制膏方,膏方透亮,甘如琼浆,不添加任何防腐剂,两年不腐,滴水成珠,夏天挂旗,冬天拉丝,入口绵柔,饮下去后会直接进入小肠,精微物活性物质被小肠吸收气化,脾来转运,濡养五脏气血,筋筋骨骨。
 
  唐、宋时代,对膏方的制作、使用方法,续有发展。医家们把外敷膏称为'膏',而将内服膏剂称为'煎',如《千金要方》、《千金翼方》中'苏子煎'、'杏仁煎'、'枸杞煎'等,不仅用于调理,并且开后世补需康复、养生抗衰老之先河。
 
  金元时期,扩大了膏方调理的范围。如调理消渴(糖尿病)的'地黄膏'(《世医得效方》),调理咳嗽喘满的'蛤蚧膏'等。
 
  明代《御制饮膳调养指南》,制'琼玉膏'、'天门冬膏'等,规定以'慢火熬成膏',并认为能'延年益寿,填精补髓,发白变黑,返老还童'。
 
  到了清代,膏方已成为临床调理疾病的常用手段,广泛应用于内、外、儿、妇科。其中许多膏方沿用至今,如《本草纲目》中的益母草膏、《寿世保元》中的茯苓膏等。慈禧太后就长年服食"扶中减元和中膏"、"菊花延龄膏"等多种膏滋以达调补身体,延龄驻颜之效。
 
 
  膏滋工艺
 
  一、处理
 
  将处方规定的料洗净,切片或切段,或捣碎为末,或榨取果汁。
 
  二、浸泡
 
  将物装入容器内,加入清水,一般以浸没全部物并高出15ml左右为宜,同时把浮在水上的物,用筷子搅动几下,过半小时后,物即吸水膨胀。若水被物吸尽,可再加些水。浸渍时间约12小时左右。
 
  三、煎煮
 
  先以小火加热,待料充分膨胀,即加大火力煮沸,然后降低火力,保持微沸。根据不同的料性质,煎煮时间也应不同,解表、理气等含有挥发成分,煎熬时间可短些;补益中含水溶性成分多,时间宜长。一般煮1~3小时,过滤取汁,残渣继续加清水再煎,第2次加水量一般淹没料即可,如法煎煮3~4次,煮至料已透、无硬心,煎液气味淡薄为度,取出煎汁。将渣加以压榨,榨出液于纱布过滤。然后合并数次煎汁与压榨液,静置沉淀,反复过滤,尽量减少滤液中的杂质。
 
  四、浓缩
 
  将上述煎液置锅内,先以武火加热煮沸,随时捞去表面浮沫,待汁转浓时,改用文火徐徐蒸发,使其浓缩,同时不断搅动,以防止焦化,直至炼成稠膏。取少许滴于能吸水的纸上检验,以不渗纸为度。
 
  五、收膏
 
  将砂糖或蜂蜜置热锅内溶化过滤炼制后,将清膏倒入,搅和均匀,小火煎熬,浓缩成膏。
 
  所以说,膏滋滴滴珍贵,堪比金玉,是传承自古代精华医学,当代中医水平有所下降,而古代中医值得后人继续学习和研究。
 
  国医堂一直以来都坚持着老派的传统做法:“一煎根骨籽,二煎茎果枝,三煎叶与花”的规矩,他收膏的技艺更堪称一绝,练就了四大绝技,让他名闻江城,同行服气,百姓推崇。